如果你是和互聯網行業相關的人員,你一定經常聽到別人說:“web開發”,“web前端”,“web后端”等等。但是有些人并不清楚的理解到底什么稱之為“web”。 web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接觸過,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網頁、網站,有三種常見的形式:超文本、超媒體、超文本傳輸協議。而平常聽說的web開發,其實也就是網站開發。網站由很多的網頁組成,網頁又由一行行的標簽代碼、數據代碼組成。web開發就是把這些代碼編寫組成瀏覽器能認識的標記,經過瀏覽器解釋后,普通人就能看到的過程。聽起來簡單,其實真正的開發過程遠比這復雜得多。1 一個完整的web由前端和后端組成,前端的HTML、CSS、JavaScript分別都是語言,HTML我們稱之為超文本標記型語言,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給瀏覽器解釋的,比如我們的一個網頁就用他來告訴瀏覽器,哪里是按鈕,哪里該換行了等等。
CSS一般稱之為層疊樣式表,通俗的講,也就是html的一件外衣,本身HTML寫出來的網頁樣式是固定的,但是我們生活的中的每個網頁都不一樣,為什么呢,就是因為有了CSS樣式表,它給每個網頁穿上一件外衣,告訴瀏覽器,按鈕是什么顏色的,多高、多寬等等。而JavaScript,剛剛我們通過HTML和CSS已經能把網頁的一些元素展示出來了,但是光展示出來太無聊了,都不能動,不符合用戶良好的體驗。通俗的講,JavaScript就是讓這些元素動起來的。2 我們看到的網頁僅僅是這樣的嗎?no,那些早不能滿足需求了,需要后端來提供數據。
后端就是一個處理邏輯的,前端需要數據呀,要不然你每看一個網頁,就要寫一個網頁,那不得累死呀。因此這時有了動態網頁,也就是在同一個網頁,你能看到不同的內容,這就需要后端的支持了,后端是給前端做服務的,前端要什么,后端給什么就對了,當然,也可以反過來理解,后端給什么,前端就顯示什么就好了。 后端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,一個數據庫用來存放數據,一門可以處理邏輯數據的語言(Java、PHP、nodejs)等等,這類語言主要用來從數據庫取數據,經過加工后,發送給前端顯示。還有一個就是服務器(Apache、tomcat等),主要用來響應數據的。
溫馨提示:如果您對北大青鳥的學費、專業設置、就業推薦有任何疑問,可以咨詢17773503067與老師溝通!或者加老師QQ:3134280970詳細了解北大青鳥郴州科泰校區相關資訊。